生产稳中有升需求继续扩大 消费不及预期透露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1-09-27 14:45:34
来源:国际金融报

·生产稳中有升,需求继续扩大。

·就业总体稳定,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

·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不少指标较3月出现回落。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的影响,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比3月当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从生产端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8%,比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两年平均增长1.7%;制造业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12.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2%、11.6%。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表示,4月生产略低于市场预期,不过依旧维持高位。同时,生产的回落其实与PMI数据和高频数据的回落走势是一致的,背后反映的是两种趋势:一方面,目前企业需求还是有保障的,毕竟现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确定,海外需求依旧旺盛。另一方面,企业可能在边际减产,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增收不增利”,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企业有可能会减少生产,等待原材料价格下滑,近期也能看到不少企业已开始减少乃至停止接单。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随着去年基数上升,预计下阶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逐渐回落。企业生产会因PPI上涨而出现一定分化,价格转嫁能力较强的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有望提振生产信心;也会有一部分企业价格转嫁能力较弱,因成本上升而导致生产放缓。

房地产投资维持韧性

从需求端看,1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比2019年同期增长8%,两年平均增长3.9%,较前3个月加快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下降0.4%,降幅比前3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5%,两年平均增长15.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7%,两年平均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5%。

专家表示,国内投资稳步恢复,其中房地产投资表现最佳,制造业被寄予厚望但仍未完全达到预期。

具体来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2.4%,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预期。1至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下降0.4%,较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但仍未转正。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原因有二:一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观望气氛较浓。二是企业利润去年四季度才开始转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自主投资能力。

记者注意到,1至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6%,两年平均增长8.4%,涨幅比前3个月加快0.8个百分点。温彬表示,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保持了较强韧性。但未来,房地产调控从严将对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压力,而租赁住房布局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增加等或将促进房地产投资保持韧性。

李奇霖认为,房地产投资维持韧性主要是因为下游房地产销售依旧旺盛,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43亿平方米,两年平均增长8%,依旧位于高位。而且在政策收紧房企融资端的时候,房企自然会快推盘,回笼资金。同时也需注意因为融资端受限加上不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开工力度减弱后,后续房地产投资可能会有所回落。

消费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4.3%,较3月份回落2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为何居民不愿消费了?

李奇霖认为,4月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不大,毕竟清明节时,出游人数已达到疫情前同期的94.5%。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恢复依旧比较慢,应该是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变化,使得居民的消费意愿维持在较低水平。

“目前来看,一方面是居民的收入端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虽然在复苏,但是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侵蚀了企业利润,这使得从生产修复到居民收入恢复的传导链条受阻,居民工资性收入恢复缓慢。另一方面居民的负债压力也在加剧,2020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6.1个百分点(2019年为4个百分点),达到了62.2%。快速走高的杠杆率也意味着居民的负债压力在变大,这也直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增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也对记者分析,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消费场景,而是消费能力。从收入端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和分化加剧,不利于消费回升。4月调查失业率回落0.2个百分点至5.1%,但1至4月新增就业人数仍然低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

而从负债端看,王静文指出,居民杠杆率连创新高会限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根据社科院数据,今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0.1个百分点,从2020年末的62.2%降至62.1%,为2012年以来首次季度性杠杆率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后续会继续对消费形成挤出。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未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持续改善。他表示,从下阶段来看,消费保持稳定恢复有很多有利条件,一季度消费在三大需求当中的贡献率已经回升至最大。从后期来看,消费会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有很坚实的支撑。随着经济稳定恢复,就业在扩大,一季度居民收入也在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则对记者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主要反映季节性和基数因素,并不意味着居民消费支出放缓。一是1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两年均值4.2%,与1至3月持平;二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居民在服务业及非必需商品的消费明显增加,二季度经济活跃度明显增强。

大宗商品、PPI涨幅值得关注

在付凌晖看来,除了国际上疫情的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外,大宗商品和PPI的上涨也需关注。

“从国内来看,主要还是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部分上游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推动,可能会对下游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付凌晖指出,对于PPI上涨带来的影响,作为企业整体,价格上涨有利于企业效益改善,但对于下游行业的压力需要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周茂华也指出,“目前国内面临一个新情况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这就要求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更倚重结构性工具和改革手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对实体经济短板弱项和重点精准支持,提升政策质效。同时,避免脱实向虚导致市场非理性投机炒作。”他表示,从社会零售和固定投资的两年均值看,国内需求端继续“追赶”生产供给端,并且社会零售、固定投资两年均值同比增速与疫前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反映目前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中。

李奇霖认为,4月份的数据还是偏弱的,外需和房地产拉动国内经济,内需和制造业投资较疲软,后续经济内生动能的恢复还需要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恢复仍然面临较复杂的环境,国内个别地区疫情反弹,疫情防控仍不能掉以轻心。国外经济恢复很不平衡,不同经济体间的疫情形势、复苏进程、宏观政策均有所分化。特别是,近期美国CPI增长超出预期,国内PPI涨幅较快,未来通胀走势需要进一步关注。

不过,付凌晖强调,从下半年情况看,经济持续恢复还有较好的支撑:

首先,全球经济在持续恢复,有利于外需的增长。

二是从国内来看,内需恢复也在稳步推进。就消费而言,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环境改善,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还会持续提升。就投资而言,目前企业效益改善比较明显,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市场需求订单、企业预期等情况较好,有利于企业投资增加。以上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稳定恢复。

三是从企业来看,目前一系列支持企业的政策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去年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今年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也会给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期,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比上年进一步加大,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王静文指出,下一阶段的政策着力点,一是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二是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三是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四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记者:曹韵仪

更多相关文章